转载|校友故事—— 王正东、沈洪良:30年,带走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深情 | 正海资本
2016.09.07 公司新闻

转载|校友故事—— 王正东、沈洪良:30年,带走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深情

转载自复旦管院校友中心公众号


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是管理学院恢复建院后最早的一批的本科生。如今,他们活跃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成绩斐然。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自喻为是复旦管院的“黄埔生”,深以母校为荣。

1982级管理科学的王正东和沈洪良正是其中的一员。在中国改革开放、金融大发展的三十年中,他们凭借过人的学识和胆识,精准把握住每个变革时刻的机会,引领时代之先,更登上梦想之巅。今年,正好是他们毕业30周年之际,希望在这个故事里,读出他们心灵深处的那份朴实的真情。

管院是我们事业和家庭出发之地

1982年,王正东和沈洪良双双进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学习。王正东家住杨浦区,又是老上海人,所以他从没考虑过其他大学。而来自浙江的沈洪良原本和同学相约报考北京大学,最终机缘巧合,也进入了复旦。

那几年,复旦刚刚恢复管理教育不久。此时的管理学和刚入学的年轻学子一样,显得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王正东和沈洪良一边在课堂上体验着梦想中的大学教育,一边如鱼得水地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那一年,上下几级和不同系的学生都住在一个楼里,朝夕相处,喜忧与共。这一段亲密而充实的青葱岁月既成就了几多才子佳人终成眷属的佳话,又成为复旦管院“黄埔生”对母校、对同学、对自己年轻的岁月最温馨的记忆之一。王正东和沈洪良都在复旦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复旦管院,成为了他们事业和家庭的出发之地。

本科毕业后,王正东和沈洪良不约而同地选择继续深造,并在管理学中选择了他们认为更接地气的专业方向。研究生毕业后,沈洪良去高校执教,并最终回归复旦,任教于复旦管院会计系。王正东则进入了中国银行工作,开始自己第一段职场生涯。因学习思考能力强、善于交流而颇受欢迎,获得单位上下一致的肯定。但是,体制内特有的牵制还是和王正东挥洒大气的个性不符。工作两年后,他再次启程,前往德国攻读博士学位。

除了攻读学位,王正东还进入德国一家面向教会的行业银行工作,主要负责承接处理行业内客户的理财委托。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种出路对众多旅外华人来说依旧是中上之选。但王正东却认定这不是他要的人生。“我需要更多的经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变化。”他这样说道。

1995年,王正东回国写博士毕业论文。复旦的老同学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王正东找到沈洪良,准备与他合写一篇关于中德两国税务会计比较研究的学术论文,以此作为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当时正值中国金融和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热点期,上海也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他所见之人无一不跃跃欲试,热切投身于那一拨发展大潮。

此时的沈洪良,辅佐另外一位同班同学,在深圳创办了一家金融IT公司,忙得没空去参研学术。而王正东很快发现:用他掌握的算法预估一款热点金融产品的价值,比当时上海市场上对这款金融产品的定价要高出很多。他迅速抓住这个机会,利用此前积累的人脉融资,买入这款金融产品,并成功在自己预估的价位附近获利了结。这一战斩获颇丰。

初战告捷让王正东看到了这个新兴市场的机会。“我觉得我完全可以利用自己所学之长在这个领域打开一片天地。”他当即决定放弃德国的一切——包括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和安稳的德国生活——回到中国。同期留学的同学有很多人不理解,但他的博士生导师则鼓励他“出走”,并同意将学籍保留两年。导师认为如果他的学生两年不重回德国,说明在中国取得了成功。这何尝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博士生毕业呢?

就这样,王正东1997年正式回国组建了自己的公司。1998年,沈洪良也从原来的单位辞职,全职投入到自己的创业中。在他们面前,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而他们不约而同走在了时代之前。对此,王正东说:“复旦人对人生都有想法。我要参与社会变革大潮,而不是跟从。”沈洪良说:“我对投资非常兴趣。我觉得这个行业有前途,这个事很有意思。当然我自信我们也有能力做好这件事。”

复旦“兄弟连”联手闯天下

王正东创办的公司初期定位为咨询企业。公司开业之初,他拉来了两个颇具实力的合作方:一个是他此前的服务公司——中国银行,另一个是他曾经成功应聘而最终放弃入职的杨浦区外经贸委。这两家公司也许是觉得人才难得,也许对王正东的能力和闯劲印象深刻,不仅为新生的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提供客户资源及营销渠道上的支持。

有了这两个强有力的保障,王正东得以在两年里迅速了解并掌握了这个行业的实际操作、行业规则、公司运作、客户关系维护等多方面实务。“对于运营公司,原来我只有理论。进入行业后,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两年做下来,个人成长得非常快。”

业务优质清晰也是王正东的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2000年之后,公司进行了一次大转型:首先回购国有股份,公司的股权架构得以清晰;其次,客户调整为金融机构,服务细化为协助金融机构处理不良资产及金融机构原有的资产。自此,公司主营业务从单纯的咨询,转为实施和投资。

复旦之所以让复旦人念念不舍,不仅仅在于他的传道解惑,更在于一生相依的复旦”上下铺的兄弟”。因彼此的业务有很大的交集,分处两城的王正东和沈洪良还是密切联系着。沈洪良依据自己掌握的行业数据和对形势的预判,为王正东提供投资建议。王正东则果断有效地去实施。他们凭借对世界范围里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国情的清晰认识,模拟中国金融业制度的进化轨迹,并从中做着淘沙取金的事。

与此同时,王正东此前做管理咨询时积累的人脉和实战经验,也让他们在投资领域如虎添翼。很多企业追着把资金交给他们进行投资。这几乎就是有中国特色私募基金的雏形。更为重要的是:公司已成功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业务生态链,他们对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公司运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至2006年,他们播下的投资之种开出了让人炫目的花朵。“我事业生涯中到目前为止最让人兴奋的事,就是2006年那些股权资产如爆米花一样爆开的时候。”至今忆起,王正东仍然充满自豪和欣慰.

饮水思源,力争让管院以我们为荣

2006年,王正东的公司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开始考虑下一段的规划。沈洪良的企业也面临着转型。恰逢此时,《合伙企业法》推出,国内的私募热潮方兴未艾。他们俩一合计:既然公司此前的业务已接近私募的形式,资金、客户资源等方面都具备一定优势,索性再次领潮流之先,正式进入PE领域。

这一次,复旦的两个老同学正式走到一起,成立正海公司。王正东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资源建设,沈洪良负责落地执行。双剑合璧,转眼就是10年。初期,公司依旧做的是临门一脚的PE。到2012年,他们觉得这种模式过于浮躁,于是再次坐下来,梳理历史,回顾初心,厘清心态。“我们认为,公司还是要务实低调,抵御住资本的诱惑,继续以工匠的精神挖掘企业价值。”王正东与沈洪良达成了一致,他们决心让资本成为一种力量,铸就企业,进而分享企业的成功。

从这样的初心再出发,他们转为VC,希望发掘企业内在价值,培育出一两个成功的标杆企业。相比于一般的投资人,他们更注重投资后的服务,为客户提供管理改善方案和各类资源的支持。王正东感叹道,这真是手工活儿和辛苦活儿。

最终,辛苦换来了公司转型成功。除了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公司资金来源也单纯从民间资金转为民间资金和机构资本相结合,包括获得国家科技部及上海市政府的引导资金等。

创业几十年,他俩的心态也有了转变。“一方面,我们依旧看好这个市场,希望再奋战10年。另一方面,企业的核心能力要有传承。”王正东表示。他们尤为注重公司第二梯队的培养,他们首先想到了自己的母校。一批批正海的第二梯队成员被他们送到了母校进行深造,并积极为年轻人创造机会,让他们独当一面。另一方面,正海也成为复旦同学的实践课堂,学弟学妹们借助这个平台小试莺啼。当然,正海也是复旦“黄埔生”上海的根据地之一。王正东这么形容正海:“就像是我们班的班办企业了。”

而对于年轻一代的成长,沈洪良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2015 年,在复旦的课堂上,作为主讲嘉宾的他、身为复旦管院老师的太太、已是复旦管院本科生的女儿,一家三口汇聚于此。沈洪良以一个父亲和复旦学长的身份寄语年轻人:人生要有三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是埋首努力工作,学习技能;第二个五年是学以致用,尝试参与行业内的关键项目,积累人脉和实战经验;第三个五年才是十年积累后的大爆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他们欢迎复旦的年轻人成为正海的一员,实践自己的“三五”规划。

大江东去,潮生潮起。王正东和沈洪良都认为他们的事业受惠于中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金融业变革的大趋势。作为复旦人,他们更是感恩母校。王正东感慨的说:“我们一路走来,见证了管院30年来取得的成就,我们一直以“管院人”而自豪,虽然现在还没有做到管院以我们为荣,但我们依旧会努力,力争让管院以我们为荣。”

因为知道自己的“可为”,他们对自己、复旦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为拥有前瞻的眼光、优良的综合素质,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在任何时代脱颖而出,将知识切实转换为生产力。

和复旦一样,他们低调务实,积极入世。因为甘于日常工作的单调繁琐,他们才能快速在实战中尽蜕青涩,华丽绽放。

复旦管院不仅授业,更重要的是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大平台。在学院精神的感召下,学长提携后辈,同学间相助想携已成为了传统。这,正是管院人最珍贵的财富之一。而管院人对学院持续的感恩回馈,源自于他们内心的深情。世事如流水。回首处,30年的铿锵岁月已隐入历史,不变的是管院人对学院的深情如许,与学院携手向上的豪迈情怀。